分享到:
鏈接已復制
首頁> 智庫中國>

60余位知名金融學專家齊聚,深入討論金融熱點和智庫建設

2023-11-13 09:25

來源:中國網

分享到:
鏈接已復制
字體:

——第三屆全國金融研究院院長論壇在浙江大學召開

論壇現場

為加強金融學科發(fā)展和政策智庫研究,進一步深化金融智庫間的交流與合作,11月12日,“第三屆全國金融研究院院長論壇”在浙江大學紫金港校區(qū)舉辦。來自賓夕法尼亞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60余位知名金融研究院和金融學科負責人齊聚一堂,交流觀點、碰撞思想,就金融熱點問題和智庫建設開展深入討論,為深化金融學科建設、加強政策咨詢研究、提升智庫平臺建設,進一步明確方向,理清思路,創(chuàng)新性開展各項工作。

致辭環(huán)節(jié),浙江大學副校長黃先海教授在致辭中指出,金融的學科發(fā)展和智庫建設需要不斷的交流與積累,才能緊跟時局,與時俱進。浙江大學經濟學院院長張俊森教授強調,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的順利召開對金融智庫研究提出了新要求。浙江大學金融研究院院長史晉川教授表示,金融研究院發(fā)起“全國金融研究院論壇”以來,切實增強了智庫建設和學術領域的交流與互促。

主旨演講環(huán)節(jié),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徐信忠教授表示,學生的專業(yè)知識和技能的培養(yǎng)是必要的,但作為人才培養(yǎng)還不夠,尤其在人工智能時代。徐信忠認為,應加強對學生思維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和價值判斷力的培養(yǎng),這就要求在大學教育中,除了金融專業(yè)課程外,大力加強人文素養(yǎng)和科學前沿的通識教育,采用深度、對話式的教育模式,從而提升學生閱讀、思考和形成自己獨特觀點的能力。只有這樣才能培養(yǎng)出有思想、能夠為國家和社會擔當的未來金融行業(yè)引領者,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和人類文明的進步作出貢獻。

武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宋敏教授以“數字金融與數字經濟的共生關系”為題做主旨演講,他認為經濟與金融的關系是非常密切的,數字時代要重新思考數字經濟與數字金融的關系。一方面,要重新梳理底層邏輯能夠在數字時代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經濟與金融的關系;另一方面,需回答業(yè)界人士不斷提出的實際問題。

浙江大學產業(yè)投資研究中心主任包純田在主旨演講中指出,中國企業(yè)發(fā)展中面臨的問題大多與投資及融資高度相關。一個市場經濟的主體運營最關鍵的四個字:投資、融資。錢從哪里來、往哪里投,是根本問題。目前越來越多的制造業(yè)內卷得厲害,無論什么地位的公司都陷入惡性競爭之中,導致階段性虧損較普遍。這種現狀與原材料價格的波動、行業(yè)龍頭地位等因素有關,但根本原因還是他們對產業(yè)分析不足。

武漢大學金融發(fā)展與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潘敏以“新發(fā)展格局構建與中國經濟安全—基于宏觀經濟韌性的視角”為題做主旨演講,他從發(fā)展和安全的角度構建DSGE模型,考察了雙循環(huán)新發(fā)展格局對我國宏觀經濟抵御未來沖擊能力的影響。他指出,國內循環(huán)經濟能力的提升在增強經濟抵御風險方面的作用并不很明顯,但在遭受沖擊恢復的過程中優(yōu)勢比較明顯,而對外貿易競爭力的提升有利于增強風險抵御能力和沖擊恢復能力。此外,當雙循環(huán)達到一定水平以后,國內經濟循環(huán)能力和國外貿易能力的協同發(fā)展能較好抵御外來經濟沖擊,同時在抵御沖擊之后經濟發(fā)展也能盡快恢復到穩(wěn)態(tài)上升通道,從而證實雙循環(huán)的重要性。 

廈門大學副校長方穎在主旨演講中指出,LPR的市場化定價機制的改革確實降低了企業(yè)的融資成本,企業(yè)的融資約束越弱,融資成本下降的就越顯著。對于一些成長性高風險行業(yè)而言,融資可得性也是增加的。在三種機制驗證中,利率的傳導機制、競爭性機制的表現比較明顯。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副校長尹志超以“中國家庭經濟風險”為題做主旨演講,他表示,外部沖擊是導致家庭風險的原因之一,尤其是近幾年新冠疫情,更能讓大家感受到公共衛(wèi)生事件對家庭部門的沖擊。尹志超老師從微觀的數據角度,用三個指標對家庭的風險進行度量。第一,財務脆弱性??梢员容^收入和預期支出之間的關系,以及流動性資產與非預期支出之間的關系來把家庭分到四個象限區(qū),其中一個象限就是脆弱性?;蛘哂檬杖肟鄢畛杀尽鶆粘杀荆òㄔ鹿┕潭ǖ闹С觯?,加流動性資產,再減非預期支出,如果結果小于0,那就是家庭入不敷出。第二個度量指標是貧困脆弱性,用世界銀行的日均消費1.9美元的標準來衡量。第三個度量指標是破產風險。如果家庭資不抵債,這些家庭就有破產的風險。

貴州大學副校長趙留彥表示,利率下降是現代經濟增長的重要早期表現?!按蠓至鳌崩碚撜J為中西方的利率差異是中西方在工業(yè)革命后走上不同道路的重要原因,即中國未發(fā)生工業(yè)革命被歸咎于高利率導致的資本積累不足。但由于各國金融產品和金融市場差異較大,中西方的利率難以進行直接比較。趙留彥表示,對于這一問題,基于糧食儲藏成本分析利率不失為有效的解決方案,被廣泛用于分析缺乏可靠利率統計數據的早期市場。同時,通過糧價的季節(jié)性波動推斷的利率水平也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副校長周銘山在主旨演講中表示,市場失靈和系統失靈是由創(chuàng)新本身的特性所決定的,這在邁向高質量發(fā)展和自主創(chuàng)新的過程中尤為重要。我們提出國有資本通過股權聯結可以解決協調金融資源、技術合作、本土市場需求創(chuàng)造和投資者行為協調等問題的假設。這些假設得到了實證分析的支持。在實證分析方面,我們測度了企業(yè)的創(chuàng)新轉化能力,并使用三個指標來衡量國有資本的股權聯結情況。通過基準回歸發(fā)現國有資本通過股權聯結對創(chuàng)新有顯著的促進作用。國有資本通過股權聯結可以積極推動企業(yè)的創(chuàng)新活動,并協調各方面資源發(fā)揮重要作用。這對于提高我國企業(yè)的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具有重要意義。

廣東金融學院副校長易行健以“股市上漲能否提升居民消費意愿?”為題做主旨演講,他表示,我國居民家庭的風險金融市場投資不足。保持資本市場健康發(fā)展不僅有利于維護金融穩(wěn)定和提升投資者福利水平,而且對構建需求牽引的“雙循環(huán)”發(fā)展格局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他指出,監(jiān)管層應切實維護股票市場的健康發(fā)展,這是股票市場發(fā)揮財富效應的重要前提條件,要使更多的機構投資者來投資股票市場,要關注背景風險以及社會保障。

西南財經大學金融學院院長王擎在主旨演講中指出,在扶貧貸款中,金融扶貧的效果具有不確定性,貸款要和人力資本的提升,或是和幫扶政策相結合,才能產生比較好的效果,即“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王擎強調了人力資本的提升對于農民的重要性。生產需要資金和人力資本,資金可取決于信貸,人力資本可通過學習來進入比較高階的生產。人力資本的提升需要知識外溢效應來實現。報告應用一個典型縣的數據,發(fā)現如果有致富帶頭人的幫扶,對農戶的帶動和效果是非常顯著的,平均收益可以增長12%。因此,金融扶貧政策與人力資本幫扶相結合具有重要意義,對于提高農村居民收入和改善生活狀況具有顯著效果。商業(yè)銀行在提供資金的同時,應考慮提供其他人力資本提升政策,以實現更好的扶貧效果。

論壇共設“金融理論和實務前沿”“宏觀金融”“數字金融”“學科建設”“公司金融”和“綠色普惠金融”6個方向,共10個主旨演講板塊,浙江大學求是特聘教授金雪軍、浙江大學金融研究院常務副院長王義中、南開大學黨委副書記梁琪、山東大學曹廷求教授分別主持。本次論壇由浙江大學金融研究院和浙江省金融研究院主辦,浙江大學產業(yè)投資研究中心和浙江工商大學泰隆金融學院聯合主辦,浙江大學社會科學研究院、長三角金融研究智庫聯盟、長三角金控研究專業(yè)委員會共同支持。


【責任編輯:蔣新宇】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