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智庫中國

反腐法學專家:治理圈子腐敗要改革權力結構

發(fā)布時間: 2015-01-05 07:18:12    來源: 中國網(wǎng)    作者: 劉小妹    責任編輯: 張林

劉小妹 中國社會科學院國際法所副研究員

反腐法學專家:治理“圈子腐敗”要改革權力結構

中國是個熟人社會、關系社會,每個人都生活在各種各樣的圈子之中,并通過圈子里的互助、關愛,編織盤根錯節(jié)的關系網(wǎng),構建堅實穩(wěn)定而又溫情脈脈的社會交往結構。圈子文化本無可厚非,但是這種文化一旦進入官場,與權力勾連在一起,便成為滋生腐敗的土壤。

官場“圈子文化”根源與形態(tài)

找到病根,才能開出藥方。治理“圈子腐敗”首先要認識“圈子文化”嫁接并生長在“權力場”上的三個根本原因:一是權力過分集中的組織機構體制。我們的國家機構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則組織起來的,而且在黨的組織、行政系統(tǒng)、軍隊系統(tǒng)里都有下級服從上級的紀律要求,由此黨政軍系統(tǒng)里都出現(xiàn)了權力過分集中的問題,比如“一把手”現(xiàn)象,還有狐假虎威的“秘書幫”現(xiàn)象。權力過分集中為權力尋租提供了基礎和條件。

二是,身心交換的傳統(tǒng)文化資源?!暗妹裥恼叩锰煜隆边@是中國的政制邏輯。在大的方面,執(zhí)政者以關懷民生為策略,通過照顧和安頓民“身”,來獲得人民對政治統(tǒng)治的信任、忠誠,得民心,進而得天下。在小的方面,這種以“安身”來獲取“交心”的利益交換模式,一旦走入官場,集中的權力通過掌握大量公共資源,在交織、互惠中完成利益整合,并通過“權力場”中的人向圈子中的最高權威的“交心”和忠誠,達成自上而下控制的權力結構,形成小集團。于是,在這樣的官場中,在這樣的圈子里,公職人員、黨政干部不顧黨紀國法,誰官大就聽誰的,形成了只對“上”負責,不對人民負責,只謀小集團利益,不為人民服務的不良風氣,嚴重破壞了官場生態(tài)。

三是,法治不完備,權力得不到制約。權力集中并不必然導致腐敗,集中的權力得不到有效制約,才是腐敗發(fā)生的根本原因。目前,我國的法治建設在很多方面還不完備,比如法律規(guī)定過于抽象原則、權力運行不夠公開透明、監(jiān)督機制尚不健全,導致在現(xiàn)實中,制度牛欄關貓,權力信馬由韁,腐敗頻發(fā)。

官場“圈子”在本質上是一個利益聯(lián)盟,一個利益均沾的腐敗共同體。在表現(xiàn)形態(tài)上,這個“圈子”有一個掌握著大量公共資源的權力中心,這個權力中心通過權力裙帶關系,完成利益輸送和利益整合,并基于身心交換的模式形成對權力中心的服從,最終建立起一個利益集團,一個自稱為王的“山頭”。

治理“圈子腐敗”,重建官場生態(tài)

如今腐敗都有圈子,打掉一只“老虎”,其曾經(jīng)任職之處的下屬官員、親屬往往是一挖一大串,塌方式的腐敗觸目驚心。最為典型的,就是秘書幫、石油幫、山西幫。2014年11月,中紀委曬出中央巡視組第二輪“巡視清單”,披露了“五大突出腐敗問題”,其中之一就是“山頭主義”、“圈子文化”。

在“山頭主義”、“圈子文化”的染指下,一些領導干部喪失黨性,漠視國法,稱兄道弟,抱團扎堆,拉幫結派,只為圈內人的利益服務,只按潛規(guī)則行事,不僅渙散了組織,滋生了腐敗,而且破壞了官場生態(tài),必須予以治理。因此,破除官場“圈子文化”是當前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的重要著力點,中紀委曬出“圈子文化”,標示了反腐新常態(tài)向縱深方向的推進。

基于官場“圈子文化”形成的根源,治理“圈子腐敗”,需要從改革權力結構和推進法治反腐兩個方面著力。

改革權力結構,規(guī)范權力運行

腐敗的本質是權力的濫用和私用,因此,反腐敗工作必須以“權力過分集中”這個“總病根”為原點,以權力結構改革為核心,用立法有效制約和控制權力。

改革權力結構,首先要轉變黨的執(zhí)政方式,提高依法執(zhí)政的能力,定位好黨的領導與依法行政、與獨立行事審判權檢察權的關系;其次要加強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把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作為實現(xiàn)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tǒng)一的制度平臺,加強人大監(jiān)督;三是要堅持有限政府的理念,繼續(xù)簡政放權,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和政府職能轉變,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主要作用;四是要加強監(jiān)督權,完善監(jiān)督體制,即一方面理順紀檢部門(組)與同級黨委的關系,強化監(jiān)督職權,使監(jiān)督權和決策權形成相對應的制衡關系,另一方面整合紀檢監(jiān)察機關和檢察機關,形成監(jiān)督合力,使紀律監(jiān)督與法律監(jiān)督相輔相成。

規(guī)范權力運行就是要通過立法實現(xiàn)權力法治化,達到預防腐敗的目的。權力法治化旨在通過依法行使權力從制度層面根除誘發(fā)腐敗的土壤。具體而言,要加強以下方面的立法:一是建立依法決策的機制,從源頭上防治腐??;二是依法行政,推行政府權力清單制度;三是全面推進政務公開和陽光司法,以公開促公正;四是在源頭上加強和完善政務公開、公民參與、行政程序、行政組織法等一系列的立法,讓權力在法律下運行。

加快反腐敗國家立法,推進法治反腐

腐敗要標本兼治,制度反腐才是治理腐敗的根本之道。制度反腐的核心是依法反腐,其前提是有較為系統(tǒng)、完備的反腐敗法律體系。2013年3月9日,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透露,完善反腐敗方面的立法,已被列入未來5年的立法規(guī)劃。十八屆四中全會《決定》關于“加快推進反腐敗國家立法”的要求也將進一步推動反腐敗國家立法進程。

針對我國反腐敗立法尚存在權力運行制度不健全、懲治腐敗的規(guī)則較為分散、欠缺反腐敗綜合性立法等缺陷,加快推進反腐敗國家立法,首要的是制定反腐敗基本法,其核心內容是確立我國反腐敗基本制度,明確反腐敗的原則、體制和程序等問題。此外,借鑒美國、新加坡、俄羅斯、韓國等國家的反腐敗立法經(jīng)驗,除了基本法,我們還要有針對性的制定和完善專門的反腐敗單行法律,比如完善懲治貪污賄賂和瀆職侵權犯罪、規(guī)范國家工作人員從政行為方面的法律規(guī)定,規(guī)范領導干部工作生活保障制度,制定領導職務責任追究法、公民舉報法等等,使反腐完全落入法制軌道,增強法治反腐能力。

評 論

中國網(wǎng)
阜南县| 洛扎县| 宣城市| 江永县| 海丰县| 长乐市| 哈密市| 伊通| 普宁市| 名山县| 高要市| 迁西县| 孝义市| 佛山市| 岗巴县| 晋城| 闽侯县| 延长县| 和顺县| 获嘉县| 灵台县| 高青县| 石景山区| 治多县| 宜都市| 班玛县| 白城市| 遂平县| 班玛县| 和平县| 甘孜县| 西昌市| 永兴县| 孙吴县| 台湾省| 白玉县| 陕西省| 台湾省| 本溪| 汝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