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期
2022-04-08

?【見智】王文:美國挑動臺海沖突,在近年來的概率將聳升

文|李智 中國網記者

烏克蘭危機爆發(fā)后,俄羅斯遭遇美國等西方國家最嚴厲的制裁。有觀點認為,這種局面對中國來說,是緩解外部壓力的機遇;也有觀點認為,美西方在高壓遏制住俄羅斯之后,下一個目標就是中國,中俄是唇亡齒寒的關系,對俄制裁于中國不利。中國應怎樣正確看待烏克蘭局勢?未來,如何應對可能出現的風險挑戰(zhàn)?對此,中國網【見智】欄目記者專訪了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執(zhí)行院長、中美人文交流研究中心(教育部)執(zhí)行主任王文。

中國網:您如何看待俄烏沖突給俄羅斯帶來的影響?

王文:自2月22日以來,美西方對俄羅斯進行全方位制裁超過5300多次,40天內對俄羅斯制裁次數是之前對伊朗制裁次數的1.5倍。制裁對俄影響與沖擊巨大。透過伊朗,或許能看到俄羅斯經濟和未來國運。

1979年,伊朗人均GDP是當年中國的15倍,伊朗人口僅5000萬,GDP總量卻排在世界第13位。當年伊朗是非西方國家的經濟領頭羊。但此后40多年被美西方制裁,伊朗GDP總量按實際匯率計算已跌至世界約50位,人均GDP僅是中國大概1/5至1/6。俄羅斯現在經濟總量在全世界排在第12位,不如中國廣東和江蘇兩省,人均GDP大體與中國相當,但未來恐怕會更糟糕。

中國網:您認為俄烏沖突會延續(xù)多長時間?

王文:從沖突剛爆發(fā)第三天,我就曾批駁過戰(zhàn)事速戰(zhàn)速決的分析。俄烏沖突沒有那么快結束,即使戰(zhàn)事結束了,俄烏兩國也不可能在短期內實現全面和解。更糟糕的是,當下俄烏沖突呈現出高概率的“印巴化”跡象。1947年、1962年,印度與巴基斯坦發(fā)生了兩次克什米爾戰(zhàn)爭。2000年以后,兩國在克什米爾地區(qū)不斷發(fā)生沖突。

現在俄羅斯吞不掉烏克蘭,烏克蘭也不可能完全收回所謂“故土”,烏東地區(qū)可能會變成新世紀的“克什米爾”。近期出現的三點跡象使俄烏沖突打打停停地或持續(xù)很久。據俄媒報道,4月1日起,烏克蘭已打到俄羅斯境內,雙方出現第一次對攻勢頭,俄烏沖突已拉鋸戰(zhàn)化;兩國沖突擴展到全球治理領域,美國提出要將俄羅斯排擠出G20,但主辦國印尼堅決反對,美國則威脅,有俄羅斯在,就不參加G20峰會。這意味著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以來的大國協調治理體系崩潰;在國際金融體系,俄羅斯反制裁措施形成“去美元化”攻勢,俄美沖突會更激烈。

中國網:您認為美國不會讓這場戰(zhàn)事停下來?

王文:是的?,F在全世界都知道,美國是“冷戰(zhàn)陰謀家”、“國際麻煩制造者”。俄烏沖突表面上看是烏克蘭軍力與俄羅斯西部、南部軍區(qū)兵力的一次角力,實質上卻是冷戰(zhàn)對峙思維在東歐地區(qū)延續(xù)至今的一次總爆發(fā),也是俄羅斯對美國及北約無休止戰(zhàn)略擴張與擠壓的一次總反擊。

一個多月來,俄烏沖突已演變成一場拉鋸戰(zhàn)、持久戰(zhàn)。除俄軍最初投放兵力的嚴重不足以外,背后還有一個重大的外部因素,就是美西方對烏克蘭的大量援助和策應。實際上,美國和北約除了沒有正式地、有成建制地軍事武力參與以外,幾乎用上了所有能用上的混合戰(zhàn)、總體戰(zhàn)方式。在戰(zhàn)場上,支持的手段包括利用衛(wèi)星提供戰(zhàn)場信息、資助雇傭兵參戰(zhàn)、支持武器裝備和指揮系統、提供幾十億美元經濟援助等。在外部環(huán)境方面,美西方完全不顧一直標榜的中立、私人財產不可侵犯等原則,企圖對俄羅斯進行全面絞殺,凍結俄羅斯銀行海外資金、將俄羅斯排除出GPS衛(wèi)星導航系統、切斷能源運輸通道、利用黑客攻擊控制輿論平臺,甚至包括生化武器支持。

以上種種對一個崛起國家的壓制、誘戰(zhàn)與聯合絞殺,暴露了美西方作為百年前殖民主義者后代的兇殘與赤裸。這場拉鋸戰(zhàn)是霸權體系遏制崛起國的一次完整演練,給中國提了個醒,讓我們認識到現代大國競爭的殘酷性。

從這些角度看,俄烏沖突結束最大阻力,并不來源于俄羅斯或者烏克蘭,而是美國。美國國際關系學者米爾斯·海默近期說,美國如果要阻止俄烏沖突,5分鐘就夠了,只要承諾不讓烏克蘭加入北約。由此可見,以烏治俄、以俄壓歐,是美國慣用“離岸平衡手”戰(zhàn)略的一次“精巧”展現。離岸平衡,是一種守成霸權國使用、靠鄰近力量遏制潛在大國崛起的常見戰(zhàn)略。

中國網:很多人都關心,俄烏沖突能帶來哪些啟示?

王文:啟示非常多。俄羅斯、烏克蘭相當于蘇聯解體后的長兄、二哥,蘇聯國土、資源、工業(yè)最好的遺產基本上都被俄、烏繼承。俄羅斯繼承了全球第一大國土面積和最豐富資源國之一的地位;烏克蘭繼承了當年蘇聯最強的核工業(yè)、造船業(yè)等,甚至還有3000枚以上的核武器。理論上講,1991年以后的俄羅斯、烏克蘭應該都能重新崛起??上?,兩國對西方政策,尤其是21世紀以來,采取了截然不同的戰(zhàn)略,烏克蘭幾乎全面親西方,俄羅斯則全面對抗,兄弟相殘,最終“親者痛,仇者快”,讓西方尤其是美國得了最大便宜。

中國網:很多人認為,俄烏沖突改變了冷戰(zhàn)后的世界格局?您怎么看?

王文:冷戰(zhàn)后的國際格局一直在變。但實際情況卻復雜得多。一是歐洲對美國的依附關系將全面加強,特朗普時期毀掉的美歐關系在拜登時期得到了全面修復。歐洲在冷戰(zhàn)結束后一直想謀求自主地位,擺脫美國附庸的角色,美歐關系一度出現裂痕。但這次美國通過全面塑造俄羅斯的威脅,毀掉“北溪二號”,拉住歐洲轉投依賴美國能源,強化西方團結。

二是俄羅斯的復興之路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普京曾說“給我20年,還你一個強大的俄羅斯”,現在看來,這句話很難兌現了。普京將安全利益放在第一位,但沒有經濟支撐,俄羅斯復興之路難上加難。

三是東升西降速度會變慢。從新冠肺炎抗疫失敗到阿富汗撤軍,再到俄烏沖突,背后都是美國親自“下場”指揮,美國作為全球超級大國的地位已終結,但是美國仍作為全球實力最強國家的地位仍在“被護持”,可預見的將來,美國還會用各種“高明”手段,全力維護住自己的霸權地位。

事實上,正如近期蘭德公司一份研究報告分析,美國對俄羅斯進行有預謀、有計劃地全面遏制。冷戰(zhàn)結束以來的30年,美國采取非常有策略性的手段打擊和遏制挑戰(zhàn)它地位的所有對手。先用“廣場協定”,鎖住日本;再通過亞洲金融危機,打壓所謂“亞洲四小龍”;又用通貨膨脹、政治更迭等穩(wěn)住拉美尤其是巴西;再用歐債危機,打擊了歐元地位;還用一場又一場的軍事沖突耗損俄羅斯。換句話說,日本、歐盟、俄羅斯、巴西,這些有望成為平衡美國的區(qū)域崛起力量,都被美國壓制住了。當然,這個進程,美國自己消耗也相當大。

中國網:對中國而言,俄烏沖突是減緩外部壓力的機遇嗎?

王文:未必,事態(tài)會很復雜。俄烏沖突牽扯美國對華壓制的精力,短期內形成對中國的戰(zhàn)略機遇,但長期看,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程中最大的外部“灰犀?!薄R晕医诙啻闻c美國智庫交流的體會看,“以烏制俄”、“以俄制歐”的方式很可能令美國嘗到甜頭,美國智庫正在考慮如何將“制俄”模式在西太平洋沿岸再次上演。美國挑動臺海沖突,在近年來的概率將聳升。

如果以長津湖戰(zhàn)役為代表的抗美援朝是“立國之戰(zhàn)”的話,那么,中國現在大概率會面臨一場對美博弈的“復興之戰(zhàn)”。在未來幾年,美國高官訪問臺灣、對臺軍售升級等都是美國對臺政策的新選項,美國動員西方集體制裁中國,也將列入對華政策的新選項中。對此,我建議,為應對“灰犀?!笔降闹忻廊鎸Q風險加劇,中國必須在海外資產、國際伙伴、對外傳播、國內思想、科技自主等領域制定綜合防范策略,以底線思維思考“攤牌之日”的到來。

策劃:蔣新宇

責編:蔡曉娟 張艷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