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首頁 | 觀點中國
 
 

【中國網評】應對氣候問題需起而行之,更要求真務實

來源:中國網    2021-11-03    作者:唐華
大字體
小字體

中國網評論員 唐華

當地時間10月31日上午,20國集團(G20)領導人峰會在意大利羅馬落下帷幕。在當天發(fā)表的峰會公報中,G20國家共同呼吁采取“有意義和有效的”行動,將全球變暖限制在1.5℃以內。這一雄心勃勃的目標比2015年通過的《巴黎協(xié)定》中“將全球平均溫度升幅控制在2℃以內,并繼續(xù)爭取把溫度升幅限定在1.5℃以內”更具挑戰(zhàn)。不過,公報中幾乎沒有提到任何具體行動,也沒有設定具體時間,只是提到了目前各國關于如何遏制排放的計劃“在必要時”必須加強到本世紀中葉前后將達到凈零碳排放的目標。

有統(tǒng)計顯示,維持《巴黎協(xié)定》2℃溫控目標的最低成本路徑要求全球實現30%的減排,而要實現1.5℃目標,則需要減排55%??此撇黄鹧鄣?.5℃差別,卻意味著減排幅度增加近一倍,具體措施上恐怕也將有云泥之別。在實現2℃溫控目標尚存疑慮的情況下,各國對實現1.5℃目標的路線圖和時間表出言謹慎也就在意料之中了。這似乎也預示著,未來兩周的COP26會議或將面臨艱苦的談判。

應對氣候問題,最重要的是首先維護《巴黎協(xié)定》這個得來不易、具有普遍共識的全球治理框架的完整與穩(wěn)定運行,在此基礎上按照兩個階段先朝著2℃目標努力,再爭取向1.5℃目標邁進。《巴黎協(xié)定》遵循以公平為基礎并體現共同但有區(qū)別的責任和各自能力的原則,建立自下而上的“國家自主貢獻”機制,體現了包容性和靈活性,為廣大發(fā)展中國家實現碳中和目標留下了公平、公正的發(fā)展空間,在發(fā)展權利和環(huán)保義務之間求得了最大公約數,因而得到了各締約方的一致同意。

如今,在2℃目標逐漸淡化,1.5℃目標日益凸顯的情況下,必須更加堅定不移地遵循“共同但有區(qū)別的責任”原則,堅持“國家自主決定”屬性,否則廣大發(fā)展中國家實現碳中和的時間表將被大為壓縮,環(huán)保與發(fā)展的矛盾更加凸顯。若由此導致在一系列已原則上達成一致的問題上出現倒退甚至重開談判,本次COP26會議有面臨失敗的風險。

另一方面,在新的目標下,作為負有碳排放歷史責任、且在技術和資金上更有優(yōu)勢的發(fā)達國家必須做得更多,除了履行自身減排義務之外,應不打折扣地積極落實幫助發(fā)展中國家減少碳排放的承諾。但迄今為止,發(fā)達國家的表現難以讓人信服。其2009年時承諾,到2020年每年提供至少1000億美元幫助發(fā)展中國家應對氣候變化,但10多年過去了,發(fā)達國家仍未兌現這一承諾;美國在減碳問題上態(tài)度搖擺不定,特朗普政府時期曾退出《巴黎協(xié)定》,如今的拜登政府內部也在能源問題上存在分歧;美國和歐盟先后推出碳關稅計劃,意圖轉嫁減排責任(為了攫取高額利潤,美國和歐盟的跨國公司將供應鏈的大部分尤其是生產環(huán)節(jié)放到發(fā)展中國家,調查顯示,這些跨國公司供應鏈的排放量占全球排放量的近1/5,施行所謂的碳關稅計劃,意味著發(fā)達國家一方面榨取發(fā)展中國家廉價勞動力帶來的利潤,又要發(fā)展中國家為其碳排放買單),遭到發(fā)展中國家的一致反對。

坐而論道,不如起而行之。國家主席習近平向《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二十六次締約方大會世界領導人峰會發(fā)表書面致辭提出,國際社會應“聚焦務實行動”,“各方應該重信守諾,制定切實可行的目標和愿景,并根據國情盡己所能,推動應對氣候變化舉措落地實施”。

為此,中國實施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戰(zhàn)略,各項工作取得顯著成效。2020年單位GDP碳排放比2015年下降18.8%,超額完成任務;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費比重達15.9%,比2005年上升8.5個百分點;2020年中國碳排放強度比2005年降低48.4%,超過了向國際社會承諾的40%—45%的目標。英國《泰晤士報》曾對中國的減排行動表示贊賞,表示雖然中國的排放量與其他國家相比格外顯著,但按人均排名,中國在全球污染表中已降至第 42 位,中國人均碳排放只有美國的一半。中國行動,是對構建“地球生命共同體”理念的忠實踐行,承擔起了中國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大國責任,是發(fā)展中國家為全球碳減排付出不懈努力的重要組成部分。

正如習近平主席在致辭中強調的“以實則治”,注重“制定切實可行的目標和愿景”,應對氣候問題,需要全人類慎思之、篤行之,平衡好人與自然的關系,平衡好發(fā)達國家和發(fā)展中國家的發(fā)展利益,兼顧社會發(fā)展與環(huán)境保護,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蘸翱谔柌豢扇。侪h(huán)保之名行打壓遏制之實更令人不齒。(責任編輯:李小華 蔡曉娟)

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 中國互聯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自律公約 | 12321垃圾信息舉報中心 | 中國新聞網站聯盟

版權所有 © 中國互聯網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webmaster@china.org.cn 電話:86-10-88828000 京ICP證 040089 號 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號:0105123

關于我們 | 法律顧問:北京岳成律師事務所 | 刊登廣告 | 聯系方式 | 本站地圖 | 對外服務:訪談 直播 廣告 展會 無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