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圖 片>看中國>

探秘中國最古老的儺祭“打五猖”[組圖]

支持←→鍵翻頁 發(fā)布時間:2015-11-06?。碓?中國網(wǎng)?。∽髡?盛文鵬?。∝?zé)任編輯:張鈺

“打五猖”,作為中國最古的儺祭活動,不僅在安徽東至縣保留下來,而且在繼承中不斷加入牛王、余公、佛教、花燈等元素,形成了當(dāng)?shù)鬲毦咛厣呐M跷宀喙珡R會。中國網(wǎng)圖片庫 盛文鵬攝

??? “打五猖”,作為中國最古的儺祭活動,不僅在安徽東至縣保留下來,而且在繼承中不斷加入牛王、余公、佛教、花燈等元素,形成了當(dāng)?shù)鬲毦咛厣呐M跷宀喙珡R會。中國網(wǎng)圖片庫 盛文鵬攝

祭祀活動當(dāng)天,村民們敲鑼打鼓,吹著嗩吶,扛著旗幡,挑著花籃,分別到余公、牛公廟請出神像,由兩副竹轎抬著(或用小車?yán)?,這時戴著面具的五猖神也奉命趕到,合為一體。余公、牛公神像沿大路巡游各自然村。五猖神由敲鑼人引導(dǎo)到各家各戶跳神驅(qū)邪,賜福祈安。各家各戶門前擺上米粑、水果、茶、飯等供品,五猖及神像駕到,鳴炮迎接。最后集中到一個中心自然村廣場演出十番鑼鼓、說大鼓書、唱民歌、跳花籃舞、五猖舞,前來觀看的人從四面八方聚來,人頭攢動,歡歌聲震天動地。

打五猖活動來源于一個古老的傳說。五猖,是中國古代民間傳說中的五位地獄之神。相傳西漢時張勃被派往各地治水,后人感其功德,將其神化造廟祭祀。明朝初年,朱元璋與陳友諒拉鋸勝利后,封張勃為“祠山大帝”,并將陣亡將士封為五猖神。如此世代相傳,便衍成香火極盛的五猖神廟和打五猖活動。古時,老至德一帶由于水旱災(zāi)害頻繁,人們?yōu)槠砬箫L(fēng)調(diào)雨順,消災(zāi)免禍,全縣各地都修建了土地廟和五猖廟,年年舉辦五猖廟會,開展打五猖活動。葛公、洋湖、高山一帶還在春節(jié)舞太平燈,將五猖舞納入到太平燈會之中,從古一直沿襲至今。其實跳五猖,實際上就是皖南的儺戲。跳五猖的華蓋、面具、服飾均以紅、藍、黃、黑、白五色相配,分別代表著東南西北中五方天帝,又暗合木火金水土五行之色。表演時,身著古裝的村民按各自角色敲鑼、打鼓、挑籃、扛旗,四位引神按照天干地支的格局在場上按照各自的舞步跳著各種寓意的舞蹈,時而扭著絲步,時而腰身輕扭,時靜時動,逗趣喜樂。高潮時,五猖神身穿鎧甲,肩插金翎,手持雙刀,露出猙獰面目,彰顯出一副要斬盡世間一切鬼怪妖魔的威勢。此時,整個場地鞭炮齊鳴,鑼鼓喧天,人聲喧嘩,呈現(xiàn)出一派人神共舞的場面。

廟會當(dāng)天,村民起早化妝。出巡的時間一般都定在上午。五猖出巡后,每家每戶都要跑到,大概要到下午3、4時,才能巡視完畢。如今,“打五猖”,作為中國最古的儺祭活動,不僅在安徽東至縣保留下來,而且在繼承中不斷加入牛王、余公、佛教、花燈等元素,形成了當(dāng)?shù)鬲毦咛厣呐M跷宀喙珡R會。

余公廟會也來源于一個古老的傳說。據(jù)《至德縣志》記載:余公名陳杲仁,字之耳,民間稱其為福主,江蘇武進縣人,唐初,曾在古秋浦為官、余公臨邑地低嶺,平寇亂,保障一方,低嶺余村有“得勝橋”,系其御寇之地。邑地感其功德,建廟祀記,凡水旱、瘟疫均禱于庭。又傳余公在官港、花園一帶,見鄉(xiāng)間發(fā)生大面積傳染性瘟疫,不少人相繼死去。余公聞訊后,心急如焚,到處尋醫(yī)問藥,均無療效。余公茶飯不飲,晝夜不眠,深感愧對百姓,無奈之下,只好自己上山采藥,煎水讓眾人服下,使瘟疫慢慢減少。一次,余公因采藥誤服“鶴頂紅”而身亡。民傳余公死后,堅持與瘟神講理,以普度眾生平安,余公舍己救人的行為,迫使瘟神收回死令,全縣疫情煞然而止,很多病人好轉(zhuǎn)痊愈。鄉(xiāng)人為感余公功德,砍下一棵特大樟樹鋸成三段,雕刻三尊余公像,分別在上鄉(xiāng)龍泉、中鄉(xiāng)泥溪、下鄉(xiāng)堯渡街建立余公廟,立像供人瞻仰祭拜,并把每年中秋節(jié)和九月初二日定為余公的祭日,鄉(xiāng)間百姓舉行“余公出會”活動,以表達人民的懷念之情。當(dāng)時的余公廟會規(guī)模宏大,事先要請江西龍虎山三清宮傳人來做“十年大收兵,五載小收兵”的法事,其間打24番鑼鼓,輪番上陣不重復(fù),可以不間斷地敲一天一夜;做大型目蓮法會,收兵、九禁、打五猖,唱七天七夜社戲,十鄰八鄉(xiāng),萬人空巷。而今的廟會,已是刪繁就簡,雖不見當(dāng)年的繁華,但仍是一種民俗文化的傳承。

牛公廟會與當(dāng)?shù)仫L(fēng)物有關(guān)。老至德縣是山區(qū),山上興茶葉,山下種水稻。山與山之間的縫隙里有許多平陽大畈,盛產(chǎn)稻米,號稱“稻米之鄉(xiāng)”。舊時耕作都是用牛耕,牛能吃苦耐勞,忍辱負(fù)重,無私奉獻,是人類的朋友,農(nóng)人尊牛愛牛,又見佛教四大菩薩之一的文殊菩薩的化身大威德像就是牛頭面目,故而尊牛公為神,四時祭祀,祈求保佑。

東至縣是個歷史悠久、文化古老的縣,這里的民間民俗文化活動自古十分活躍,一些具有特質(zhì)的民俗文化異彩紛呈,氣勢宏偉,雅俗共賞,全縣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數(shù)目共計86項,為安徽省擁有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最多的地區(qū)之一。近年來,隨著美好鄉(xiāng)村建設(shè)步伐加快,農(nóng)村文化活動日益豐富,特別是現(xiàn)代“大媽舞”也加入傳統(tǒng)廟會,為農(nóng)村帶來了新的歡樂。

1  2  3  4  5  6  7  8  >  


 
本網(wǎng)部分展示作品享有版權(quán),詳見產(chǎn)品付費下載。 購買請撥打 010-88828049 中國網(wǎng)圖片庫咨詢詳情

长治县| 石屏县| 白河县| 咸宁市| 鲜城| 秦皇岛市| 含山县| 黔南| 宝丰县| 庆安县| 清镇市| 丹凤县| 精河县| 达尔| 江门市| 东兴市| 商河县| 平昌县| 阿拉善右旗| 南安市| 横山县| 玉门市| 民权县| 永善县| 巴塘县| 渑池县| 通辽市| 习水县| 庆云县| 山东| 绥棱县| 西和县| 扬中市| 京山县| 皋兰县| 福贡县| 申扎县| 晋中市| 开化县| 新郑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