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2016全國兩會

最高法副院長:今年加快落實法官職業(yè)保障制度

文章來源: 北京青年報 發(fā)布時間: 2016-03-14 責任編輯: 肖冰
+|-

近日,全國人大代表、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李少平在接受北京青年報關于司法改革的采訪時表示,今年人民法院要提出以審判為中心訴訟制度改革的具體意見,建立完善“開大門、關后門”的制度機制,架高壓線、設防火墻、建隔離帶。

中央設立巡回法庭初衷基本實現(xiàn)

北青報:巡回法庭設立一年有余,取得了哪些經(jīng)驗?未來何時會增設巡回法庭?

李少平:設立最高人民法院巡回法庭的目的,在于審理跨行政區(qū)域的重大行政和民商案件,有利于審判機關重心下移、就地解決糾紛、方便當事人訴訟,有利于最高人民法院本部統(tǒng)一法律適用職能的發(fā)揮。一年來,中央設立巡回法庭的改革初衷可以說基本實現(xiàn)。

最高人民法院第一、第二巡回法庭率先落實主審法官和合議庭辦案責任制,庭長、副庭長除自己承辦或參加合議庭任審判長外,原則不再簽發(fā)文書。巡回法庭的兩位大法官帶頭辦案,直接承辦57件,作為審判長參審111件。

巡回法院設在地方,被人民群眾稱為“設在家門口的最高人民法院”,一年來巡回法庭到巡回區(qū)巡回開庭、聽證200余次。2016年,我們還將繼續(xù)總結巡回法庭經(jīng)驗,加大改革力度,在中央的指導下,適時增設巡回法庭。

今年提以審判為中心訴訟改革意見

北青報:未來司法改革要推進以審判為中心的訴訟制度改革,改革的主要方向是什么?

李少平:今年,人民法院要提出以審判為中心訴訟制度改革的具體意見,一方面推出確保庭審要從實質化向優(yōu)質化改革的具體措施。要依法定程序組織舉證、質證、認證,完善證人、鑒定人出庭制度,保障辯護律師依法行使訴訟權利,嚴格遵循證據(jù)裁判原則和非法證據(jù)排除原則,充分發(fā)揮庭審在查明事實、認定證據(jù)、保護訴權、公正裁判中的決定作用。另一方面,要以刑事案件繁簡分流為切入點,加快建立認罪認罰從寬制度,進一步推進刑事案件的速裁程序,將有限的司法資源集中到重大疑難復雜案件上,實現(xiàn)繁案精審、簡案快審。

北青報:最近社會對法官群體的關注很強烈,一個是發(fā)生了北京昌平法官馬彩云被槍擊的事情,還有就是很多法官的辭職信紛紛上網(wǎng),司法改革將如何加強對司法人員的職業(yè)保障?

李少平:關于馬彩云法官犧牲,最高人民法院的態(tài)度是明確的。關于加快建立法官、檢察官職業(yè)保障制度,中央有頂層設計,在2016年我們也會作為一個重點加快有關制度的落實。比如說,2015年中央深改組通過了法官檢察官單獨職務序列改革試點方案、法官檢察官工資制度改革試點方案,像這些都會在下一步改革中作為重點任務同步推進、加強落實。

在今年,2014年、2015年已經(jīng)出臺的措施我們要進一步督促落實,重點是對立案登記制、法官員額制、司法責任制、人民陪審員制度等開展專項督察。對需要研究解決的問題,將及時制定配套辦法。像最近大家比較關注的審判輔助人員管理制度改革、法官懲戒辦法、法官履職保護等配套改革文件,這些都是確保改革協(xié)同推進。

通過改革防止暗箱操作司法不廉

北青報:去年,最高人民法院印發(fā)了《人民法院落實〈領導干部干預司法活動、插手具體案件處理的記錄、通報和責任追究規(guī)定〉的實施辦法》。根據(jù)您的觀察,干預司法的現(xiàn)象是否有所減少?

李少平:司法改革一個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建立、完善“開大門、關后門”的制度機制,架高壓線、設防火墻、建隔離帶。在這個方面一是中央已經(jīng)出臺了《領導干部干預司法活動、插手具體案件處理的記錄、通報和責任追究規(guī)定》和《司法機關內部人員過問案件的記錄和責任追究規(guī)定》。二是最高人民法院制定并公布了實施辦法外,也在全國法院的案件信息管理系統(tǒng)內設立了內外人員過問案件信息錄入專庫,對于法院外部領導干部干預司法活動和司法機關內部人員過問案件的,人民法院工作人員均將全面、如實、及時地予以記錄,并對責任人員進行通報。目前,已經(jīng)通報了一批干預司法活動插手具體案件處理的典型案例,有關部門也對涉案人員進行了責任追究。現(xiàn)在,法院內外干預司法個案審判的情況已得到明顯改善。

北青報:去年“快播案”直播引發(fā)關注,您認為當前的司法公開力度如何?

李少平:我們在通過改革防止暗箱操作和司法不廉。從制度機制上消除暗箱操作和司法權力尋租的空間,確保司法公正透明廉潔。除了設置干預過問案件“防火墻”,防止辦人情案、關系案,還有就是繼續(xù)全面深化司法公開,以審判流程、裁判文書、執(zhí)行信息公開平臺建設為重點,我們在法院叫做“三大平臺”,以信息化技術為依托,始終讓司法權在陽光下運行。文/本報記者 趙婧姝

分享到:
0